当前位置: 首页 > 游学见闻 > 正文

中法医学精英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学习心得

                                                ——第一临床学院  骆荟蓉

作者: 骆荟蓉 时间:2024-11-28 点击数量:


从斯特拉斯堡到麦吉尔——两段CSC国际医学之旅


我是来自2016级临床医学5+3专业的骆荟蓉,今年刚刚完成八年的本硕连读学业。今天非常荣幸能与大家分享我在国家留学基金委(CSC)资助下的两段国际交流经历,分别是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希望我的个人经历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首先,我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学习经历。我于2016年进入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5+3专业学习,2021年进入硕士阶段,在附一院精神科进行专硕培养,导师是罗庆华副教授。去年7月,也就是我研究生三年级刚开始的时候,我前往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进行了半年的联合培养。今年硕士毕业后,我来到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攻读神经科学博士。这两段国外学习经历都得到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大大减轻了我的经济压力,让我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学术环境,特别是在法国联合培养的半年时间里,这段经历对我的个人选择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接下来,我想先和大家分享我的第一段CSC经历,也就是在法国的联合培养。这个项目得益于重庆医科大学与法国院校长期的合作关系。重医与法国的医学交流已有三十年的历史,期间派遣了三百多名师生赴法或接待法国师生来华。早在2001年,也就是各位学弟学妹还未出生的时候,我们学校便开设了第一届法语班,推动了中法医学的交流合作。幻灯片中的这张照片是我校学生在法国医院的留影,另一张则展示了法国学生来我校进行交流学习的场景。

中法项目的持续推进离不开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推动与坚持,项目还曾获得法国驻华大使馆提供的政府奖学金资助。由于推动了中法医学的交流合作,重医附一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任国胜并曾荣获法国国家功勋骑士勋章和法国荣誉军团军官勋章;朱勤岚副主任医师现负责与法方院校的行政事务接洽,去年也荣获了法国国家功勋骑士勋章;张丹副院长则在硕士期间前往法国交流,并完成了博士学位,荣获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事实上,我们学校附属医院还有许多专家和前辈曾通过中法联合培养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项目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更令人欣慰的是,2022年,我校中法项目成功获批国家留基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简称“创新项目”),这意味着入选者可以获得CSC的资助,资助内容包括一次性往返机票和留学期间的生活费补助。目前,这个项目主要面向硕士生、博士生以及访问学者,派出类别包括赴实验室交流和赴临床交流。实验室交流主要使用英语,而临床交流对法语有较为严格的要求,语言不过关会影响在法国医院的正常交流和实习。我是创新项目成立后的首批派出人员,项目的选拔流程包括校内选拔、CSC申请和派出。获得CSC录取后,还能收到CSC出具的录取通知书和资格证书。

那么,在法国的这段时间里,我主要从事什么呢?我选择了临床交流,所以我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在临床见习,有时也参与导师的科研讨论,周末和休息时间我则会在医学院的图书馆自习。第一幅图展示了我们的早交班情况,大约在早上九点开始。我在见习期间主要跟随上级医师查房,对病人进行查体和心电图检测。除了临床工作以外,还有机会和教授们一对一的交流,或参加他们的科研会议。

在法国交流的这半年时间里,我们可以利用周末、小长假和两周的年假安排旅行。那时,欧洲就像一张展开的地图,我可以按自己的兴趣进行探索。斯特拉斯堡本身就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旅游城市,也是宫崎骏电影的取景地。它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与瑞士、德国接壤,乘火车到巴黎大约只需三小时,我和小伙伴们选择了去瑞士爬山,去巴黎看埃菲尔铁塔,去荷兰参观梵高博物馆。这些地方的文化和风景各有特色,大大拓宽了我的视野。

不知道学弟学妹们是否已经考虑过自己未来的选择:读研、读博,要从事基础研究还是临床工作,还是想成为一名医生?对我来说,正是通过法国的这段联培经历,我更加明确了自己想要出国读博的愿望,也有了迈出这一步的勇气。

我申请了多所国内外的学校,最终选择了通过CSC资助前往麦吉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麦吉尔大学是加拿大顶尖的医学院校,享有“北方哈佛”的美誉,QS全球排名第29位。我所在的神经科学项目是北美最大的神经科学项目,也是全球知名的神经外科和癫痫治疗中心。麦吉尔所在的魁北克省主要使用法语,但学校的教学语言以英语为主,这与我的语言能力也非常契合。CSC不仅提供一次性往返的国际机票,还每月提供2200加元的生活补贴,持续四年时间。

回顾我这两段CSC历程,我感到非常幸运。我不是成绩最顶尖的,也不是英语最好的,发表的论文也不算多,但正是因为我对自己选择的坚持与热爱,我从不后悔走过的这条路,并感到欣慰能够获得进一步的学习机会。在申请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而国家公派资助也免除了我在经济上的后顾之忧,让我能够专心学习。当然,毕业后,我也会履行回国服务两年的承诺,回馈国家对我的支持。

最后,我衷心祝愿学弟学妹们勇敢去尝试,体验不一样的生活。路在脚下,只要敢走,未来就在前方。

重庆医科大学外事处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医学院路1号
邮编:400016
联系电话:023-68486812(综合管理科) 023-68480131(国际交流科)
邮箱:wsc@cqmu.edu.cn